盡管恒馳5已經上市,但恒大汽車的危機卻沒能緩解。據《界面新聞》援引知情人士獨家報道,恒大汽車可能將被另一家汽車公司并購。報道稱,此次的牽頭方或為地方政府,此次的并購屬于政府行為,目前各方還在僵持。
所謂并購,指的是兼并收購,由兩家或者多家獨立企業合并組成一家新企業,通常由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并購的實質是在企業控制權運動過程中,各權利主體依據企業產權作出的制度安排而進行的一種權利讓渡行為。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恒大汽車僅有天津工廠具備生產資質,正在預售的恒馳5車型便是在此地生產。上周購買恒大理財、房地產以及恒馳供應商相關人員進入恒馳天津工廠總裝車間維權,導致生產停工,而因為備料不足,天津工廠也將于今日停工,距離恒馳5首車下線已經過去半年多,但天津工廠只生產約200輛恒馳汽車。
知情人士表示,現在所有的供應商都不愿意跟恒大合作,現在恒大跟任何人去談,都是先交全款。目前,恒大汽車是否將被并購,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但對恒大汽車來說,能夠騰挪的空間似乎并不多,相比資金問題,更嚴重的是信譽破產后的供應鏈危機。
據《證券時報》,恒馳汽車總裁劉永灼回應稱,公司一直在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截至目前,既有地方政府也有多家實力企業對恒馳汽車表達了投資意向,不存在被并購一事。同時,劉永灼表示,天津工廠停工是謠言,目前天津工廠生產正常,恒馳5量產正有條不紊推進中,我們超過1800名員工正在天津工廠一線奮戰,確保9月量產、10月開始交付。
伴隨著集團債務危機,以及恒大汽車持續虧損,中國恒大曾發布公告稱,“正在接觸幾家潛在獨立第三方投資者探討有關出售本公司旗下部分資產,包括但不限于出售本公司上市附屬公司中國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不過,此次探討并沒有得到實質性進展,而在恒大深陷債務危機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業務又逐漸被恒大視為力挽狂瀾的“利器”,并不斷通過出售旗下資產為汽車量產謀求更多可能性,甚至“制定了“未來10年內實現房地產向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轉型,形成新能源汽車為主、房地產為輔”的產業規劃。
恒大由房地產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實屬無奈之舉,但只有恒大汽車成功,才能挽救恒大于水火之中。1月1日,恒馳5首車正式下線。3月22日,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召開名為“大干三個月,實現恒馳5量產”的動員大會。7月6日,恒馳5正式開啟預售,新車僅推出一款車型,豪華版預售17.9萬元。
7月20日,恒馳舉辦首屆“720恒馳節”,并公布恒馳5的預售情況:截至當天19時,恒馳5預售訂單為37296輛。值得一提的是,恒馳5超3.7萬臺訂單可能存在一定的水分,恒大物業曾在7月份召開內部會議,下發恒馳5銷售考核任務,具體考核任務由各大區域細分到每個項目,具體銷售考核指標將根據小區業主數量決定。從目前來看,消費者對恒馳汽車仍舊抱有懷疑態度,至于恒馳5到底賣出了多少臺,終端市場占了多少,恒大業主占了多少,恐怕只有恒馳內部才知道吧!
目前恒大最缺的就是錢,只要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對恒大來說都是問題。當然,恒大汽車是否會被并購?“另一家汽車公司”又是誰?如果恒大汽車被并購,已預訂恒馳5的用戶又該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這些也都是我們想要知道的。
2021年3月,恒大汽車在2020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累計投入474億元,其中包括整車研發設計等投入249億元,車廠建設等方面投入225億元,如果再算上2021年上半年的銷售費用和行政費用,恒大在新能源汽車業務上已經“燒”了超過500億元。據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恒大汽車凈虧損48.21億元,相比于上年同期的24.56億元大幅上升96.25%。
截至目前,中國恒大、恒大汽車因未按時發布財報而處于停牌狀態。根據相關規則,港交所有權對連續停牌18個月的任何上市公司摘牌,就恒大而言,18個月期限將于2023年9月20日屆滿,如果無法糾正導致暫停買賣的事項和滿足復牌指引要求,并在2023年9月20日前恢復股份買賣,港交所將建議上市委員會展開取消恒大上市地位的程序。
熱門推薦